智数助力,汽车测试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7-15· 中国汽车报 赵建国 编辑:邱实
赵建国 编辑:邱实

全球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新技术在汽车产品中的应用呈井喷之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从高端车型逐步普及至大众市场,车联网技术让汽车与外界的连接愈发紧密。在此背景下,汽车测试成为衔接技术创新与产品落地的关键桥梁。

7月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之“智数赋能,智检之道”主题论坛上,来自业界的嘉宾和各界代表,围绕先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如何精准验证新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汽车新技术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分享了观点和见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发表致辞中谈到,通过创新努力,我国汽车测试装备和技术发展取得重要成效。在硬件装备方面,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模拟器已实现多场景高精度复现,测试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系统可完成从常温到极端环境下的全场景、全维度性能检测,部分指标超越国外同类产品。在软件技术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使外观缺陷检测效率提升80%以上,大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模型将整车测试周期缩短30%;数字孪生测试平台已实现从零部件到整车的虚拟仿真验证,为研发阶段节省大量成本。同时,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建设上,我国已建成多个具备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测试能力的封闭场地,覆盖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复杂场景,测试场景数量和丰富度位居全球前列。这些成就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让中国汽车测试技术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以“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为特征的深刻变革。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邵刚在致辞中表示,汽车已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集成了尖端AI、高性能芯片、复杂算法与海量数据的移动智能终端。汽车测试评价技术,作为保障安全、验证性能、驱动创新的核心环节和关键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次论坛聚焦“智数赋能”、“智检之道”,深入探讨AI、数智底座、智驾研评、数据驱动、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与测试评价的深度融合,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这不仅关乎技术本身,更关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命脉与未来。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发源地和持续创新的引领区,始终站在产业变革的最前沿,也是汽车测试技术发展的沃土和实践场。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技术加速融合,重新定义着汽车产品属性与产业生态。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沈剑平表示,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推动汽车行业迈入融合转型的关键节点。在这一变局中,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作为技术落地的“守门人”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肩负着保障新技术全面应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使命,同样也面临着革命性的机遇与挑战。众所周知,AI赋能与数据驱动正成为检测机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上海汽检作为第三方国家级检测机构,扎根上海汽车产业高地面向全行业开展技术服务,持续以服务创新回馈行业和客户信任,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赋能。

目前,整个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装机率和使用率都在快速上升。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智能出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戈分析,尤其是头部企业喊出“全民智驾”之后,L2级组合驾驶辅助的装机率已经有50%多。随着路上的车由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这个“机器”在开的比例越来越高,不能仅仅根据良好环境下的个别测试就相信“极限场景也能开”,把安全彻底交给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没有后悔药。他强调,组合驾驶辅助能力评测与出行安全直接相关,需要强化科学评估和安全保障的行业共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分会执行秘书长滕添益谈到,在L2、L3推进过程中,行业存在的问题是,L3阶段驾驶员其实是可以脱离驾驶任务,汽车在开启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的时候如果发生了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的时候,后续的赔偿和相关的事故怎么处理,一直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行业中都在探讨解决这个问题。

在论坛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上汽大众、智己汽车、上海大学等企业、高校相关机构的嘉宾对主题进行了探讨。发言嘉宾认为,售后软件更新的形式多种多样,早些年只谈OTA,实际上随着汽车生态的更新,更新对象更加碎片化,车上大量的APP,听音乐、看视频的各种都有,这些部分不可能跟着车机整体的OTA做。车机整体做OTA成本很高,所以说它其实有局部的OTA,小的这类场景,还有一些是子系统的,如安全类的OTA,以及信息娱乐和座舱等场景都不一样。嘉宾表示,网络安全对汽车是新生事物,全球都在探索和摸索,中国汽车人有策略、有对策、有信心,更有勇气把这件困难的事情做好。现在面临的挑战很大,但是也能看到从国家到各个层面推出了很多技术标准,或者将实践经验给到相关从业人员,这是很好的底座和基础,并且有很多创新的技术可以积极合作,可以做得越来越好。

本主题论坛期间,在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投促中心、嘉定区投促办(汽车产业)、安亭镇及上海汽检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安亭镇与上海汽检正式签署协议,此次签约旨在整合研发测试、认证落地、技术服务及项目孵化等资源,构建创新生态枢纽,进一步激活政企协同新范式,为安亭集聚优质汽车产业资源提供强力支撑。同时,上海汽检与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签约则聚焦技术前沿,双方共建的“AI+检测”人工智能共建实验室签约。实验室将重点探索人工智能在汽车检测领域的深度应用,助力破解AI驱动下产业升级与质量监管的新挑战,为汽车测试技术智能化转型提供研发高地。

针对汽车芯片产业领域的协作,国家汽车芯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筹)与紫光展锐、闳康技术、开阳电子、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中科赛飞、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等产业链核心单位达成合作。各方将整合设计、检测、应用、制造、科研全链条力量,共同打造安全高效的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加速推动芯片国产化进程。

论坛上,在“智舱安言计划”框架下,依据国家标准GB 45438-2025,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为首批通过车载大模型生成内容与标识安全测评的企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汽协相关代表为企业颁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