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导向 创新汽车人才培养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人才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科技的突破与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汽车行业的变革浪潮中,人才对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汽车人才已难以满足行业需求,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行业急需。
7月11日举办的“未来已来——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主题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旭强调,人才是支撑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产业竞争进入深水区,人才已不仅是发展的“支撑”,更是决定胜负的“内核”。没有人才的“领跑”,就没有产业的“领先”。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也强调,人才工作抓好,要对应产业发展做好人才需求变化研究,特别关注急需紧缺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汽车产业创新的要素体系完善,技术和管理是产业发展的两个“轮子”,人才是关键、是核心,要建立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对应体系。人才是未来,要抢占未来,要从源头全面加强产教合作。人才培养最终要实现服务企业智改数转的贡献力提升,行业引导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要遵循“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产业技术链/企业生产链”的技术路径。
汽车工业在以“双碳”目标与“新四化”变革高速发展的当下,技能人才供给失衡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职业技术分会理事长郑红艺介绍,《中国汽车行业技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当前,汽车行业技能人才需求正经历一场金字塔式的重构,体现为智能化换血,每年25万的招聘计划当中,传统机械岗位减少近两成,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操作机器人、能够看懂MES系统的智能制造岗。技能人才出现技术断层、分布断层、需求断层、结构断层四大挑战和两大痛点:一方面结构矛盾突出,高端复合型人才短缺,区域分布不均衡,后市场领域高端人才储备不足;另一方面现行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标准建设与校企协同有短板,技能需求向复合化、数字化转型,人才供给没有跟上技术迭代。面对这些挑战,各地区、企业与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要解决技能人才问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精准育人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健全技能标准与评价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人才管理副总监郑丽显介绍,“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是吉利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以森林思维布局未来,让人才与产业同频进化。吉利以“人才经营中心”为载体,将人才视作最核心的战略资产,通过系统性经营 —— 从人才选育到生态共建,让每颗人才种子在产业土壤中深扎、成长,为企业创新与变革提供永续动能。以战略眼光经营人才,方能在新四化浪潮中,构筑牢不可破的人才生态壁垒。吉利的人才森林体系,通过引进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树,并提供良好的阳光雨露环境,使其扎根吉利;通过内部培养,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树苗,让大樟树带动小树苗一起成长,最终共同成长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态调节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前瞻性“布局”、精准化“选苗”、科学性“育苗”+、高效化“出苗”,打造年轻、活力的人才供给氛围,为业务战场持续输送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优秀人才,让人才价值在“传承 - 反哺”中裂变,持续繁荣的人才森林为产业变革筑牢森林级人才根基,驱动创新永不止息。人才经营管理实践中,通过“识战场-建团队-创战绩”的链路,让优秀人才奔赴攻坚克难的战场,真刀真枪战,以结果论英雄、以实战炼铁军,让人才和产业目标牢牢绑定,给新四化攒够硬实力。
跨界发展的汽车行业,对人才也提出新要求。新型人才的短缺困扰着行业企业的发展。一汽-大众在数字化人才转型方面做出了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汽-大众人才发展与赋能中心副主任隋鑫介绍,过去两年,一汽-大众聚焦数字化转型,对于技能人才如何参与其中,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做好技能人才发展开展了尝试,即通过打造一个新岗位,激发更多人才参与到数字化发展过程。这类人才,既有现场工作经验、丰富的操作能力,又有良好的理论实验基础,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增添了助力,设岗赋能。经过两年的运行,一汽-大众牵引了超过1万人的技能人才,即超过2万名工人、作业群体,参与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学习中,超过企业技能人才的40%,并转型成功上岗了200个数字化技工。这200人,过去两年,每年为企业工厂节约了超过1万工时,产生的产值超过2000万元。
“新四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专业人才短缺是汽车行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长马超洋表示,汽车行业的热门专业人才、外部薪酬压力和内部人员保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企业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及时调整,如在调整转型升级阶段,聚焦管理升级+商业文化重构,提升组织和员工能力,支撑企业战略转型。AI技术的快速渗透,不仅给汽车行业企业的产品、技术带来影响,也在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在数字化管理建设基础上,积极用AI技术招聘和培训,进行数字化+AI全新系统平台的应用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马超洋介绍,AI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现代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助力,企业要积极创新实践,更好服务企业发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双元制教育是学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法规指引下,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监督指导,共同开展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但受制于我国具体的环境差异,职业院校在开展双元制教学中普遍感觉很难,其中,最关键的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其中的矛盾是深层次的,最关键的是,学校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单位天然缺少市场意识,企业作为经营单位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利益诱惑”。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副院长周俊介绍,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在实践中意识到,要想产教融合得好,作为学校方,从上到下要转变观念,要有市场观念。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三元模式,在学校和企业“两元”基础上,在学校内部构建一个服务企业的培训中心,和一个开展学制教学的技师学院,分别服务企业在职员工培训和供给新鲜技能人才,为企业提供短期和长期价值,同时,在学院内部通过企业培训为抓手,拉动整个学院的教学体系建设。这种三元模式为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在汽车技师培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