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扩大智能化优势是当务之急 ——记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论坛
时至今日,智能化对于汽车产业的突破性革新早已无需赘述。在AI技术的全面赋能下,我国汽车智能化转型愈发迅猛。7月15日,在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当前我国L2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50%,自动泊车等辅助驾驶技术渗透率超20%,走在全球前列。在本届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新质引领 智创未来”主题,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生态建设等话题,为汽车智能化把脉问诊。
自动驾驶发展滞后于预期
“智能化上我们实现了终端先行,产业生态愈发丰富,如何巩固扩大发展优势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当务之急,要打出快节奏,慢不得。”张永伟称。对此,他提出两个发展目标:第一,到2030年,中国汽车智能化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加速普及辅助驾驶,形成用户基础;第二,推动L3及以上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形成应用领先优势。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教授王建强认为,当前自动驾驶系统的实际发展仍明显滞后于预期,难以突破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向L4高度自动化和L5全自动化的发展瓶颈。在他看来,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在经历以规则驱动为主的1.0阶段和以数据驱动为主的2.0阶段后,将迈入以认知驱动为主的3.0阶段,即融合规则与数据,引入人类认知推理、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理解能力,提升系统在未知与长尾场景下的泛化性与安全性。
“L4以下都可以叫做辅助驾驶,这一阶段还需要驾驶员的参与。”一汽研发总院副院长兼九章平台首席执行官周时莹认为,要做到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巨大的鸿沟。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不会带来多达2~3倍的成本增加,是巨大的挑战。
在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杜强看来,汽车智能化的发展离不开AI操作系统(AIOS)的底座支撑。“当前AI在车端的应用已跨越早期‘超级应用’主导的初始阶段。”杜强表示,越来越多车企正在构建多Agent并行运行、相互协调的职能体系,这需要统一的共性技术底座作为支撑。
张永伟认为,进入智能化时代,汽车企业将主要出现三种定位:一是使用AI工具进行研发、管理的企业;二是制造AI产品的企业;三是基于底层算法、数据成为AI企业。无论是何种定位,企业对AI算力的需求是持续增长的。为此,他呼吁,要加快高质量建设汽车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步伐,让企业跑得更快。
除了要守好安全关,智能驾驶发展还要把好成本关。地平线副总裁、战略部&智驾产品规划与市场部负责人吕鹏认为,当前产业仍处于快速迭代阶段,若考虑极致降本,反而会给用户体验、安全性乃至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2026年下半年到2027年,算力平台会成为新的‘甜点位’,AI不外乎算力、算法、数据,有更大的技术参数就能有更好的智能涌现,明年大家能不能形成规模化以及好的用户体验,是对车企的全新挑战。”吕鹏称。
打造聚合智能产业链
进入智能汽车时代,当传统汽车产业边界不断被打破,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随之不断涌现,产业生态也随之重塑。对此,张永伟认为,中国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关系正逐步进入深度绑定模式,形成战略联盟式产业组合。在他看来,车企与零部件企业“结对子”,既能为车企打造AI竞争力,也能助力科技企业迈过“死亡谷”,实现合作共赢。
在整零合作上,江汽集团可谓颇有经验。据江汽集团控股公司董事、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马翠兵介绍,得益于江淮汽车与华为近年来在研发、供应链、制造、销售服务等全价值链环节深度融合,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便突破6500辆。在马翠兵看来,车企要有所不为,聚焦关键核心,借势赋能,才能有所作为。
“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企业的‘健身房’,中国的技术向全球汽车厂商提供。”法雷奥中国首席技术官顾剑民表示,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一大突出表现便是不少中国汽车企业与国外汽车企业开始以合资、投资控股等形式进行反向技术输出,这也是汽车产业开放合作的新途径。此外,不少跨国企业愈发重视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布局。以法雷奥为例,其在中国已拥有4500名研发工程师,27个工厂和13个研发中心,多个技术平台均在中国研发或率先在中国上车。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中国汽车产业合作模式带来全面革新,也为中国汽车走向全球带来新机遇。在张永伟看来,近两年,我国L2和L3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装载率领先全球平均水平近20%,带动大量搭载智能化功能的整车和智能化零部件供应链一同“出海”,成为中国汽车全球化发展的新支柱。不过,与电动化相比,智能化“出海”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张永伟提出,智能汽车“出海”需要面临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等一系列安全合规问题,若想提升中国汽车企业海外竞争力,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在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卢放看来,“走出去”不是简单的产品“出海”,而是要把“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立起来”,让“中国车”成为卓越、可靠的代名词。为此,岚图积极推动从贸易出口向本地运营转变,推进“全球车+区域优化”的产品战略,将服务、品牌文化等全价值链要素融入到海外市场。
此外,张永伟强调,行业要“跳出汽车看汽车”。智能汽车的率先发展带动了与其技术同源、产业链与供应链相通的智能机器人、低空技术、船舶等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汽车行业能够让这些还没有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质产业快速进入到大规模制造带来的零部件低成本阶段。”他认为,要以汽车产业链为“火车头”,构建机器人、低空、汽车等产业融合发展的聚合智能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