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或将强制租车公司2030年起仅采购电动车,将带来怎样影响?

发布日期:2025-07-24·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近日,有欧洲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正拟定一项计划,拟从2030年起禁止租车公司和大型企业为其车队采购非电动汽车。

外媒援引未具名的欧盟消息人士称,按照拟定的方案,从2030年起,像Sixt SE(西克斯特)和Europcar Mobility Group SA(欧洲汽车移动集团)这类租车公司将只被允许购买电动汽车。一位欧盟官方人士表示,新规将对60%的新车交易产生影响。据悉,这项法案将于近期公开,并提交欧洲议会进行审议。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证实正拟定相关计划,但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欧盟盯上租车公司

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欧盟一直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之前曾立下了2035年新车需实现100%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军令状”。然而,现实却给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泼了一盆冷水,2024年欧洲纯电动车市场份额仅12%左右,与目标差距悬殊,彰显了电动化转型之路上依然是困难重重。

此次,欧盟将目光投向租车公司和企业车队,强制他们从2030年起只能采购电动车。这是因为这些机构的采购规模庞大,直接覆盖约60%的新车交易,每年超过600万辆。如果这一目标可以实现,欧洲车企就可以在电动汽车销量上减轻压力,从而也能降低转型的风险。

普通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一直是欧洲电动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充电设施不足让车主们的“里程焦虑”更为严重。目前,欧盟虽有65万个左右的公共充电桩,但分布极不均衡,偏远地区更是稀缺,开着电动车出远门,找充电桩存在可能找不到的风险。同时,由于服务设施不足,电动汽车维修成本比燃油车贵30%、二手车残值低等问题,都在困扰着欧洲消费者。

而租车公司和企业车队则不同,它们采购决策集中,受政策干预影响更大。只要政策强制要求,它们便能迅速调整采购方向。当租车公司的车辆大多换成电动车,消费者在租车使用过程中,能够亲身感受电动车的优势,逐渐消除顾虑,培育起用户习惯。通过B端先行渗透,再潜移默化地影响C端市场,这无疑是一种“迂回战术”。

如何应对新政举措

来自欧洲媒体报道显示,欧洲老牌车企在电动化转型竞赛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大众、Stellantis等车企,为了转型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生产线改造、电池研发等,可成果尚未显现,利润率下滑明显。Stellantis甚至发出警告,若无法达到排放与电动化目标,可能关闭欧洲工厂,并且预计转型过程或导致 数量不菲的就业岗位流失。

行业人士认为,此次欧盟出台强制采购政策,就是要倒逼车企加快步伐。车企想要继续在欧洲市场分一杯羹,就必须加大电动化研发投入,加速产能布局。否则,在特斯拉等全球车企的强势竞争下,欧洲车企将被越甩越远,失去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话语权,这是欧盟不愿看到的。

目前,即将推出的这一新政策,在欧盟的租车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从短期看,租车公司面临着成本的大幅增加。一方面,它们需要提前淘汰现有的燃油车库存,而这些燃油车往往还未达到使用寿命,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另一方面,电动车的采购成本普遍比同级别燃油车高出20%-30% ,这使得租车公司在车辆采购上的支出大幅上升。此外,为了适应电动车的运营,租车公司还需要对充电设备、运维体系进行大规模升级,这同样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对此,Sixt首席执行官尼科·加布里埃尔(Nico Gabriel)认为,目前欧盟充电桩不足的现状,已经导致游客租车意愿降低。而随着成本的增加,这些成本最终很可能会转嫁到用户身上,预计租金可能会上涨15%-20%。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租车选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租车公司不得不对运营模式进行调整。它们需要针对电动车的特性,优化服务内容。例如,推出充电地图导航服务,帮助用户快速找到附近的充电桩;提供电池续航保障服务,让用户无需担心续航问题。同时,租车公司也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降低租车公司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选择。

至今依然存在争议

至今,尽管欧盟的这一强制采购政策初衷是为了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实现绿色转型,但对这一政策的出台和事实却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也引发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据报道,欧洲议会议员马克斯·费尔贝尔就尖锐地批评称,这种强制采购的政策,很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一种“为达标而采购”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会忽视自身实际的运营需求,只是为了满足政策要求而盲目采购电动车。

事实上,欧洲租车公司在2024年就已经因充电设施不足、维修成本高以及二手车残值低等问题,削减了电动汽车采购量。这充分说明了当前电动车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而欧洲的相关行业建议,欧盟的政策应充分考虑现实问题,找到更为合理的实施路径。

目前,有行业人士指出,为了确保这一政策能够顺利实施,欧盟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其中,加快充电桩建设刻不容缓。欧盟必须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在2030年前新增至少150万个公共充电桩 ,并且要优化充电桩的布局,特别是要在高速公路、景区等租车高频区域增加充电桩的数量,以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同时,出台电动车采购补贴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欧盟可以通过降低增值税、提供运营补贴等方式,降低租车公司的采购成本,提高它们采购电动车的积极性。此外,完善电池回收体系也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电池原材料的成本,提高电动车的竞争力。

还有人建议,欧盟还需要加强与成员国的协调,避免各国执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倾听行业的诉求,设定合理的过渡期,允许企业分阶段完成电动化目标。这样既可以给企业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政策的变化,也可以减少政策对市场的冲击。

当地舆论认为,欧盟的新政策既展现了欧盟达成碳中和目标的坚定决心,也暴露了其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焦虑。这一政策能否成功落地,取决于配套措施是否到位、行业阵痛能否有效缓解。无论如何,面对全球汽车业电动化的变革进程,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都为此积极谋划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共同课题。谁的策略更好,仍需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