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印发,对汽车业有何利好?

发布日期:2025-08-11·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改造危旧桥梁9000座”“建制村通公交率达到55%以上”“引导农村公路沿线乡镇加快补齐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近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完善现代化农村交通运输体系作出新的部署。行业认为,这必将给汽车业带来新的利好。

汽车市场空间扩容

从道路到充电、停车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必然会为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普及产生更大推动力。

“路网延伸将激发购车刚需释放。”一位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推动建制村通等级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随着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延伸,过去因道路限制被压抑的购车需求将集中爆发。特别是西南山区、东北林区等传统交通薄弱区域,SUV、皮卡等具备复杂路况适应能力的车型将成为农村家庭升级出行工具的首选。数据显示,2024年农村地区汽车保有量仅为城市的1/3,伴随路网密度提升,预计未来五年农村乘用车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超15%。

与此同时,客运公交化将催生客车采购潮。《方案》要求,建制村通公交率2027年达55%以上,将推动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和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这将直接拉动农村客运市场对新能源公交、中小型通勤车的采购需求。河南、四川等地试点显示,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后,一个县年均新增新能源公交50-80辆,带动商用车企业订单量增长20%以上。同时,客货邮融合发展所需的适配车型,兼具客运座椅布局与货运储物空间的“多用途乘用车”,正成为车企产品研发新方向。

行业人士认为,农村公路水平的提升,还将倒逼汽车产品结构优化,而用车场景细分,也将催生多元化车型需求。其中,聚焦“农村公路+产业”融合,方案提出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山东寿光蔬菜基地、云南普洱茶产区等地的实践表明,连接田间地头与加工园区的产业路建成后,微卡、轻卡等货运车辆销量年均增长30%,具备冷藏保鲜功能的专用货车需求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车企针对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推出的低货台、大货箱、高通过性车型,正成为细分市场爆款。同时,伴随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提升,农村消费者对轿车、SUV 的舒适性、智能化需求显著提升。安徽、江苏等省份调研显示,具备定速巡航、车联网功能的10-15万元车型,在农村市场渗透率已从2020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28%。豪华品牌也开始布局农村市场,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品牌的大型SUV在浙江、广东较富裕村镇的销量年增幅达40%。

基础设施构建生态

行业普遍认为,随着农村公路及基础设施配套的改善,有利于构建汽车消费新生态。

《方案》提出,引导农村公路沿线乡镇加快补齐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在旅游景区、物流节点等场景布局充换电设施。目前,一些省市已将充电桩建设纳入农村公路配套工程,实现“修路+建站”同步规划,这将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农村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5%,远超城市市场32%的增速。调查显示,充电设施覆盖率每提升10%,新能源购车意愿同步提升18%。

伴随基础设施的改善,汽车服务网络下沉,也将完善汽车消费闭环。已经有国内自主品牌车企通过“县域中心店+乡镇服务站”模式,将维保网点覆盖至90%的乡镇,保养成本较城市降低25%。同时,依托农村客货邮站点,一些汽车维保平台推出“线上下单+线下安装”的轮胎、蓄电池等配件配送服务。有数据表明,国内农村地区汽车后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将突破2000亿元。

新政策带来的影响,将体现在多个方面。有受访专家表示,这也将有利于产业融合创新,解锁“交通+”的多种模式,培育新的增长点。例如,《方案》提出 ,增强城乡客运网络旅游服务能力,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农村公路便捷连通,可直接利好房车、露营车等休闲车型。有报道称,浙江安吉“美丽农村路”串联起68个景区,带动2024年当地房车销量增长120%,车企推出的车辆租赁、营地预约等“公路旅行套餐”,深受农村家庭用户欢迎。至今,农村公路与景区、民宿的一体化规划,正催生“汽车+文旅”的新型消费生态。

格局重塑利好产业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农村公路的改善,物流也将升级,从而重塑商用车产业格局。

从现实看,农村客货邮融合要求推广适配车型,国内一些物流企业已批量采购新能源厢式货车、冷链运输车,推动商用车电动化进程。数据显示,农村电商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25%,带动新能源物流车需求年增40%。车企与物流平台联合开发的“乡村配送专用车”,具备载重适配、续航优化、货箱分区等功能,成为商用车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方案》为车企下沉带来良好基础,但仍需打好“精准牌”,在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中,认清这本质上是对农村交通网络的系统性重构,将为汽车行业带来的不仅是增量市场,更是场景化、精细化的价值新空间。车企需把握三大关键点,一是产品研发聚焦“农村场景适配”,在通过性、耐用性、功能性上作文章;二是服务网络紧扣“最后一公里”,将维修、金融、充电等服务嵌入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三是生态布局融入“乡村振兴”,在客货邮融合、文旅自驾等领域创新商业模式。当农村公路网与2.8亿农村家庭的出行升级需求同频共振,汽车业的“第二增长曲线”才会清晰显现。

对于汽车业而言,深刻认识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的重要意义,锚定目标任务,加强协调配合,精心组织实施,统筹抓好落实。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和创新做法,才能为推动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