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图新CEO程鹏:助力车厂做极致性价比的产品

发布日期:2024-10-14·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张冬梅 编辑:王琨
记者:张冬梅 编辑:王琨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跟大家一起,助力我们的车厂做极致性价比的产品,为智驾产品做量产、做普及。”10月11日,在2024四维图新用户大会上,四维图新CEO程鹏如是说。

在此次大会上,四维图新发布了NI In Car系列从入门级到中高阶的智驾产品矩阵,以及全新车规级AC8025AE舱行泊一体芯片,后者将于2025年正式量产。

(四维图新CEO程鹏)

从低到高产品矩阵

当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汽车行业风起云涌,加速洗牌。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驾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选择的关键要素,各大车企也加速推动智驾上车。据业内相关机构预测,到2027年,智驾渗透率将超过80%,而中高阶智驾渗透率将超过30%,届时中阶和高阶智驾系统装载量将突破800万套。

布局智驾,不同车企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包括全自研、全栈可控、全外包。对此,程鹏指出,全外包走不通,全自研也走不通,全自研之路现阶段已显现诸多弊端和不确定性,车企与供应商亟需深化合作,以实现共生共赢、全栈可控的良性发展局面。具体来看,程鹏认为,每一个环节车企都应该懂,但未必一定都要自研,对于中低价智驾,车企应与供应商合作,而“高阶、需要差异化的东西,车厂还是要自研”。

“我们在做什么?也给大家汇报一下。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就在做行业里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帮我们的客户把脏活、累活、苦活先干了,减少大家的投入和开发工作。我们把产品分为几类,第一个是L2的产品,还有一个是L2+的行泊一体的产品,我们还有舱泊一体的产品,以及舱行泊一体的产品。我们把这些基础的活干好,车厂可以专注地去把自己用户的产品差异化做好。”程鹏表示。

截至目前,四维图新智能驾驶产品总出货量已经超过100万台,已定点和已量产总计超200万台,为7家车企提供智驾解决方案。“我们从行泊、舱泊到舱行泊,适应10万以下、10-15万、15-25万、25万以上,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程鹏指出。

与此同时,四维图新不断推出全新的智驾方案。今年的用户大会上,四维图新重点发布了NI In Car系列从入门级到中高阶的智驾产品矩阵,首推基于地平线征程6E/M的行泊一体中算力智驾方案。据了解,这款智能驾驶L2+产品,可实现高速领航辅助NOP的全场景覆盖,并进行了记忆行车、记忆泊车的智能化升级。

另外,四维图新将自研的AC8025芯片与地平线征程3相融合,打造出One Box舱行泊一体方案,整个域控国产化率超过70%。据介绍,这款产品已经是量产状态,可以快速移植开发。

“我们的AC8025芯片+征程3方案,产品体验非常好,又很便宜,成本可以做到2000元以内,目前没有别的厂家能做出这样的性价比。舱行泊一体方案控制在2000元以内,几乎可以给所有的车做标配。我们去年立项的时候,希望给10万元的车做标配,我们当时计算是需要3000元左右。今年算下来,5万块钱的车都能标配我们的产品。所以我认为这套方案非常有可能成为爆款。”程鹏在接受《中国汽车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四维图新推出了基于高通骁龙SA8155平台的舱泊一体化解决方案,专为市场8万-15万元区间的车型量身打造。该方案通过深度整合整机TBOX与整车OTA引擎载体,实现了系统层面的高度集成化设计。程鹏强调,整套方案生产成本可帮助车企至少降本20%以上。

“我们会成为留在牌桌上的企业”

“我们要做到差异化竞争,目前我们主打的就是极致性价比,几乎所有价位的汽车都可以实现标配,这就是科技平权。花7万块钱买一辆车,也能带智能驾驶,也能带智能座舱、语音交互、语音控制,都能实现,这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程鹏告诉记者。

另外,提及芯片国产化这一话题,程鹏指出,这比较难,但过去几年行业看到了非常大的变化,很多中国公司都“杀”出来了,四维图新也“杀”出来了,至少先在中低阶、量大的市场取得了非常好的份额。

据介绍,截至目前,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SoC芯片出货量已达到8500万套片,MCU芯片出货量突破6000万颗。四维图新正在携手产业链伙伴打造完整的汽车芯片国产化供应链,去年发布的AC8025已实现量产,并获得5家国际顶级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车企项目定点。

此次用户大会上推出的全新车规级舱行泊一体单芯片解决方案AC8025AE,在硬件、结构、散热、生产加工、线束及系统软件等多个层面均实现了优化。程鹏表示,AC8025AE芯片采用先进的合封形式,将两个成熟的芯片重新封装成为一颗,不仅缩短了开发周期,还大大降低了成本,确保了方案的成熟与可靠。

此外,四维图新已参与到北京、深圳、杭州、无锡、武汉等多个首批试点城市的车路云建设工作中。面对产业发展需求,四维图新基于时空服务能力,打造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为车路云规模化应用提供全方位助力。

至于未来公司的研发投入和业绩,程鹏告诉记者:“我不认为我们总的研发费用会缩小,但我们的收入规模一定会变大。我们的方法是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攻下几个领域。那几个关键领域四维图新都要做到行业第一第二。我们这两年的收入增长大概10%-20%,我认为接下来收入增长会迅速变大。在收入增长迅速变大的时候,我们的研发成本增长不会那么快,比较平稳地做到人效的快速上升。”

目前,车企“价格战”仍在持续,并将压力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压力肯定要向上传导,不向上传导,说明它的供应链管理没做好,自己就消化了肯定不行。四维图新其实也一样的,我们也向上传导,传导到我们自己的芯片业务,传导到我们自己的软件上,这个很正常。最后就看谁留在牌桌上,我是比较有信心,我们会成为留在牌桌上的企业。”程鹏自信地表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