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启行获1亿美元融资 布局全球量产和Robotaxi运营
11月5日,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戎启行”)宣布完成1亿美元C1轮战略融资,由国内头部主机厂独家投资。
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元戎启行夯实国内量产项目,拓展海外业务,同时为探索Robotaxi商业化运营和布局VLA模型等前沿技术提供资金支撑。
目前,元戎启行已成功将端到端模型部署上车。元戎启行CEO周光透露,在接触的已经有超过10个量产项目,涵盖了SUV、MPV、越野等各种车型,量产的车辆接近2万台。预计今年年底,将有三款搭载元戎启行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推向消费者市场。同时,元戎启行公司也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将利用其在国内的量产经验赋能海外车企业务发展。
整体来看,今年国内外Robotaxi都已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中国方案展现出了一定优势。首先是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迭代。目前,国内主流自动驾驶公司正逐步扩大自动驾驶应用,自动驾驶算力和软硬件水平也在快速迭代和提升。此外,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加大投入和自动驾驶市场接受度持续提高,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促进了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迭代,中国主流自动驾驶企业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也因此,自动驾驶科技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全球,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据介绍,元戎启行正在积极布局海外,聚焦欧洲、日韩等市场。周光指出,元戎的自动驾驶出海计划包含两条路径,一方面,公司协助中国车企布局海外智驾市场;另一方面,公司和国外车企接洽合作,帮助他们拓展市场。中国拥有庞大的汽车市场和复杂的交通环境,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数据。中国的自动驾驶企业面对复杂场景更有经验,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的需求。此外,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链较为完整,企业之间的合作紧密,能够形成协同效应,推动技术快速迭代。
周光表示,元戎启行一直在引领行业的技术趋势,是国内最先布局“无图”方案、端到端模型的智能驾驶企业,也是国内少有能提供城区NOA并实现量产的企业。
当前,自动驾驶行业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技术先进性与量产落地能力成为考验自动驾驶公司的主要抓手。此次获得主机厂独家投资,也侧面说明了元戎启行的行业竞争力。在工程化能力方面,元戎启行第一个量产项目只花了八个月,第二个量产项目更缩短至五个月的时间,未来项目的周期只会更短。同时,元戎启行给车企的支持力度更高,与车企联合共同开发智能驾驶系统。
AI能力一直是元戎启行的核心竞争力。从率先推出“无图”方案,到推出端到端智能驾驶模型DeepRoute IO,元戎启行始终走在AI探索的最前沿。在算力资源层面,元戎启行有自己的算力储备,并且与英伟达有深度技术合作。元戎启行将基于Thor芯片进行VLA模型(Vision Language Action Model,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研发,模型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推出。
“未来5年,是智能驾驶的主战场,也是元戎启行的冲刺场。”周光表示, C轮融资之后公司会进行全面升级。
据悉,元戎启行将用一个端到端系统,实现两条商业化落地路径。第一条是量产业务,跟车企深度合作,将端到端模型应用上车,共同打造智能驾驶车辆;第二条是以开放的态度,基于端到端模型、量产车,去跟车企/第三方运营商平台合作实现Robotaxi的规模化运营。
值得关注的是,在Robotaxi上,元戎启行基于端到端模型,用量产车实现Robotaxi规模化运营。与传统的Robotaxi不同,元戎启行的Robotaxi不受运营区域的限制,在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上更具优势,更有助于市场普及和加快Robotaxi的落地进程。随着智能驾驶汽车的量产上路和Robotaxi的规模化运营,元戎启行将获得大量的优质脱敏数据去迭代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