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矿无人作业时代来临 平阴山水石灰岩矿无人驾驶项目树立行业新标杆
当全球工业智能化浪潮奔涌而至,中国矿山行业正以无人驾驶技术为核心引擎,加速驶向“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的新蓝海。
5月15日,“平阴山水水泥石灰岩矿无人驾驶成果发布会暨无人驾驶矿卡应用观摩会”在山东济南举办。这个由平阴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兖州中材、易控智驾、宇通矿卡、中国移动等产业链巨头协同打造的无人驾驶矿卡项目备受关注。
打造无人矿卡运营标杆
据介绍,已投入应用的19台宇通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已安全稳定运营6个月,平均单台车辆无人驾驶运输里程超过1.1万公里,作业效率100%满足破碎口生产需求,车辆出勤率超过95%,全矿5G覆盖,实现装料、运输、卸料全流程无人作业,具备全天候无安全员运行能力,投入直接生产人员减少78%,大大降低了人工及管理成本,成为国内领先的“5G+纯电动+无人驾驶”标杆项目,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矿山解决方案。
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本质是智能装备+数字基建+创新技术+场景运营四维协同的产业范本。在技术层面,易控智驾自研的“著山”无人驾驶系统展现出场景化适配能力:通过轻量化改造复用矿区现有设施,自动篷布系统将扬尘控制效率提升至100%,淋水房智能清洗技术实现100%通过率,无人地磅称重次数减少47%,在降低改造成本的同时,构建起“装料-运输-卸料”全流程智能管控体系。
在装备层面,宇通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采用宇通无人驾驶线控底盘解决方案,搭载适用于矿山场景的无人驾驶系统,实现智能充电、7*24小时常态化无人作业,车辆出勤率超过95%,使运输整体的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从而助力矿山智慧化、高效运营。在基建层面,中国移动构建的100%覆盖5G专网,为无人驾驶系统提供了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保障,成为连接“人-车-矿”的数字神经。
从效率革命到生态革新
从运营数据看,项目投运后,无人驾驶效率满足生产运营需求,矿区已累计节省碳排放约1500吨,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为行业树立绿色智能转型的典范。人工成本显著降低,作业效率提升,运输环节实现零事故,通过智能充电、能量回收等技术,单车年能耗成本下降。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矿山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质变。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产业生态层面,传统矿山人车共存模式下的安全隐患被彻底消除,本质安全水平跃升;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推动管理效率提升,例如通过数据中台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绿色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形成协同效应。
不同于公路场景,矿山运输具有固定路线、封闭区域、高频重载的特点。项目通过对矿区地形、作业流程的深度解构,针对性开发适应性功能,使技术方案与生产实际无缝融合。这种需求导向型创新模式,为技术商业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而且,各环节企业打破壁垒,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迭代优化-规模复制的闭环。这种跨领域协同模式,有效降低了单一企业的投入风险,提升了技术落地效率,证明无人驾驶不仅是技术秀,更是提升效益的利器。
平阴山水石灰岩矿的实践,是中国矿山行业从粗放型开采向智慧化运营转型的一个缩影。当科技与生态共振,当效率与安全并行,一个绿色、智能、高效的矿山新未来,正从蓝图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