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的新鲜感消退,汽车回归原有的本质

发布日期:2025-05-21· 中国汽车报网 万仁美 编辑:王琨
万仁美 编辑:王琨

最近,汽车圈出了很多事,人们在反思IT造车。IT人进入汽车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理念,新营销,几十家造车新势力最终走出了几家头部企业。IT造车与传统汽车企业共同成长,互相学习,彼此不再陌生。最近汽车圈的几件大事都与IT造车企业密切相关,反思之余,人们普遍感到,汽车应该回归原有的本质。

IT造车的新理念

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新车开发的案例曾经被编入教材,供大家学习。他们的流程一般是通过咨询公司调研用户需求,针对用户需求开发新车型,或者新功能。这样的开发周期很长,在过去生活节奏缓慢的年代,这套流程比较有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套流程冗长而缓慢,很难及时跟上用户的需求。

IT造车企业摒弃传统车企自上而下的产品定义模式,转而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汽车之家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反映用户的真实需求。这为理想汽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李斌创立了易车,用户的需求,行为特点全部刻在易车的各个板块之中,也为蔚来汽车成为新势力的头部企业打下基础。

蔚来汽车执着于换电,这是拍脑袋决策的吗?这是蔚来汽车进行大数据分析结果。公开的资料显示,蔚来汽车通过APP社区收集用户对换电服务、NOMI语音助手的改进建议,2024年共完成126项功能迭代,用户参与度达78%。

IT人冲进汽车圈后,很多新名词、新提法诞生了,比如 ,软件定义汽车。很多年来,汽车电子是汽车功能的辅助技术。IT人进来后,打破了原有的框架。硬件预设是以前不曾有过的策略。特斯拉Model 3采用了硬件预设的策略,HW3.0芯片预设在汽车硬 件中,后续通过OTA升级。特斯拉开创先河之后,OTA升级几乎被所有的汽车企业采用。

架构解耦创新是又一项IT人造车新思维的成果。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实现域控制器数量减少40%,线束长度缩短30%,软件迭代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6周。这种“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定义”的模式,使功能开发效率提升5倍。

在人们的印象中,IT企业的决策比较快,他们进入汽车领域后,把这套快速试错机制也带进来了。公开资料显示,零跑汽车采用“小步快跑”策略,2024年共进行23次OTA升级,新增功能112项,修复问题327个。其C11车型通过持续优化,续航达成率从78%提升至89%,用户投诉率下降65%。

IT人经常谈生态,乐视汽车的负面,让“生态”的形象变得很糟糕,经过多位IT汽车人长期宣传,人们对“生态”的印象逐渐好转,并且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李斌讲蔚来汽车的生态,雷军讲小米汽车的生态。公开资料显示,小米SU7通过“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实现手机、汽车、智能家居设备互联。其车机端可控制2000+款米家设备,语音指令响应速度达0.8秒,较传统车机提升40%。

IT思维带来的问题

在IT环境成长起来的汽车人带来了新思维,但对汽车的本原了解不深刻,也带来了新问题。智驾被过度宣传,隐藏式门把手带来的安全隐患等,引起了汽车界的高度重视。

新能源汽车抢了谁的份额?观察中汽协的数据可以发现,合资、外资企业的市场销售面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压力。合资与外资的品质下降了吗?并非如此,智能驾驶技术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之一。

L2级辅助驾驶在新能源汽车上被广泛应用,这原本属于辅助驾驶范畴。但是,L2级辅助驾驶系统被部分企业包装为“全场景自动驾驶”,有的甚至在广告中展示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车内看电影等危险场景,误导消费者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

过度宣传、浮夸宣传误导了消费者,导致智驾事故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因过度依赖智驾系统引发的交通事故中,超60%与宣传误导直接相关。

隐藏式门把手,这个概念非常新颖,一经推出对购车者非常有吸引力。记者随机问了几位消费者,隐藏式门把手让车身光滑平整,相较于传统门把手,审美效果更佳。然而,这项设计有较大的安全隐患,IT汽车人考虑不周全。

记者曾听北方的朋友反映,隐藏式门把手在冰雪天气中易被冻住,导致无法开启车门。曾有媒体报道,2024年山西运城问界M7事故中,车辆追尾起火后因电路中断导致车门无法开启,延误救援。2025年3月小米SU7高速碰撞事件中,车门锁死问题凸显隐藏式设计在极端场景下的脆弱性。

IT与汽车产品都有全生命周期,二者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约为6~8年,而IT产品显然要短很多,以手机为例,有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换机周期约为34个月。

IT产品迭代频率非常高,IT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他们进入汽车领域后,把 “快速迭代”的理念也带到了汽车圈。俗话说:快了不洗泥。过度追求速度往往忽视安全、质量等重要因素。

在“快速迭代”理念的主导下,大多数IT造车产品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打磨,隐藏式门把手是典型的案例之一,安全冗余缺失导致隋菲菲式门把手问题频出。隐藏式门把手过度依赖电子系统,缺乏机械备份设计,与汽车工业“冗余设计”原则相悖。例如,传统机械式门把手在碰撞后可通过物理方式开启,而隐藏式设计在电路中断时完全失效。

智能驾驶技术关系到驾乘人员以及周边人员的安全,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事情,马虎不得。在“快速迭代”理念的主导下,属于L2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被过度包装为“自动驾驶”,导致消费者对系统能力产生错误预期。这导致智能辅助驾驶被滥用.

汽车本质的回归

最近,工信部对智能驾驶与隐藏式门把手进行整顿,本质是推动汽车行业回归原有的安全本质。在智能驾驶方面,工信部通过强制标注系统等级、限制宣传话术、规范测试流程,构建“技术-安全-用户”的信任闭环,让智能驾驶向安全的本持靠拢。

曾经汽车企业经常通过OTA升级,工信部最新要求,涉及安全参数的OTA升级需走召回流程,自动驾驶功能更新必须工信部审批,彻底终结“刹车逻辑夜间悄悄优化”等操作。

对于隐藏式门把手,工信部通过强制增加机械备份装置、优化电路保护逻辑,推动车企从“科技感优先”转向“安全冗余优先”。例如,《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凸显我国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IT人造车带来新思维,经过多年的实践,汽车行业接受了部分新思维,有些也被认为不适合汽车行业。IT思维刚进入汽车行业时,人们有较强的新鲜感,当IT思维退潮后,汽车行业正经历从“技术导向”到“用户导向”的转变。

在产业链方面,车企与供应商正在共同构建安全冗余设计体系。例如,宁德时代在电池系统中增加机械断电保护装置,与车企联合开发碰撞后自动解锁功能。在标准体系方面,工信部推动智能驾驶、隐藏式门把手等领域强制性国标制定,形成全行业安全规范。

汽车行业的本质回归,并非否定技术创新,而是推动技术从“炫技”走向“实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