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合作新篇章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宁波举办
5月22日至25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
本届博览会上,来自中东欧14国和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其他9个国家的435家企业参展,实现了从中东欧向“中东欧+”的拓展。展区分4个板块展示,其中涌动精彩板块,主要设置了主宾国、主题省和浙江省形象展览展示;数智中东欧板块,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展示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场景;魅力中东欧板块,通过“书、艺、画、印、游”展现中国与中东欧多元多样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精品中东欧板块,通过沉浸式烹饪剧场、匠人工艺实演等形式,展示中东欧特色农副产品及日用消费品。本届博览会将有1.5万多名专业观众参加,其中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超3000人,预计达成从中东欧进口采购意向超100亿元。
此次展会可谓亮点颇多,从好吃的,到好玩的,各种特色消费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数智中东欧”展区有37家企业参展,集中呈现我国、中东欧国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通航科技等领域的近百项前沿技术和产品。在国内企业方面,一批优秀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集体亮相博览会,包括宇树科技、星动纪元、均普智能等等。它们携带先进的机器人产品,向大家展示拟人行走、闻香识物、迎宾递水、动作捕捉等场景,展现人工智能在日常互动、工业协同等方面的落地新场景。
在全球化发展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携手合作,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搭建起友谊的桥梁。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8%,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7.4%,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3%。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规模迄今已超过24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投资意愿强烈、领域广泛,为中东欧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这蓬勃发展的贸易版图中,中国汽车的身影愈发亮眼。尤其是近年来,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纷纷加大在该地区的考察与投资力度,成为双方投资合作的新亮点。
例如,宁波企业积极拓展中东欧等新兴市场,主动引入中东欧国家特色优质商品。以汽车零配件为代表的机电产品是宁波自中东欧国家进口的重要商品,中东欧国家在整车制造及零配件加工上的优势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求形成良性互补。
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彼得·利扎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斯洛伐克是全球人均汽车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正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中国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中国是斯洛伐克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特别是在锂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
可以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汽车及零部件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合作机会。中国汽车企业带着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饱满的诚意来到中东欧,不仅促进了当地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为中东欧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让中东欧国家看到了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决心和实力。
中国汽车企业在中东欧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开放合作的态度。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中东欧市场则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欧洲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是全球汽车产业链企业的必争之地。同时,中国在中东欧的发展合作也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反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与创新。
在开放与共赢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汽车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