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科技企业VLA研发进展

发布日期:2025-08-13·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整理 编辑:孙焕玉
记者:赵建国 整理 编辑:孙焕玉

理想汽车
  7月29日发布、8月20日交付的理想i8核心亮点就是VLA“司机大模型”,这是理想汽车智驾领域继去年推出端到端+VLM之后的又一新进展。据介绍,理想VLA的所有模块经过全新设计,空间编码器通过语言模型并结合逻辑推理,给出合理的驾驶决策,并通过Diffusion(扩散模型)预测其他车辆和行人的轨迹,进一步优化出最佳的驾驶轨迹。目前,理想VLA的推理帧率在10赫兹左右,相比之前VLM的3赫兹提升了3倍多。
  小鹏汽车
  7月7日,小鹏G7正式开启交付,并明确小鹏G7 Ultra版的VLA和VLM上车时间表。其中,2025年9月,VLA软件OTA推送上车,实现思考推理可视化展示;2025年11月,VLM软件免费升级,软件OTA推送上车;2025年12月实现VLA+VLM智能学习个性化推荐。据称,小鹏G7 Ultra版使用了3颗小鹏汽车自研的图灵AI芯片,综合算力高达2250TOPS,位居量产车型领先之列。
  奇瑞汽车
  2025年,奇瑞汽车通过猎鹰900智驾系统,将VLA与世界模型技术引入燃油车领域,打造“油电同智”新标杆。据称,奇瑞猎鹰900智驾系统采用自研的VLA模型,将视觉感知、语言理解与动作执行深度融合。该模型通过2000万公里实路数据训练,可理解超过5000种交通场景,实现“看-说-做”一体化决策。实测显示,在城区复杂路况中,系统对非标交通信号(如临时指示牌)的识别准确率达92%,较传统智驾系统提升37%。
  吉利汽车
  据了解,吉利汽车积极布局VLA技术,通过全域AI布局,融合VLA、世界模型等构建泛世界模型体系。据介绍,吉利发布的千里浩瀚系统,通过“双端到端模型”设计,实现了车端多模态VLA通用场景大模型与端到端模型的互为备份。该方案搭载双英伟达Thor芯片,总算力1400TOPS,配置40余个感知单元,可在300米外探测到0.75米的目标物体。
  元戎启行
  元戎启行也在押注VLA模型,据称今年三季度将有5款车型搭载。在供应商中,元戎启行可能是对VLA推进得最早、最快的一家公司,其在去年6月第一次对外公开称正在开发VLA。今年6月,元戎启行首席执行官周光透露,元戎启行的VLA模型主打防御性驾驶,拥有四大核心功能,分别是空间语义理解、异形障碍物识别、文字类引导牌理解、语音控车,这些功能将随VLA模型的量产逐步释放。他同时称,该模型将率先搭载在NVIDIA Thor芯片上,后续元戎启行还将通过技术优化,让VLA模型可以适配更多芯片平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