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爱莲

发布日期:2022-03-04· 中国汽车报网 王金玉 编辑:刘晓烨
王金玉 编辑:刘晓烨

“我判断,今年的汽车行业将呈现‘稳中提质、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对今年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总体企稳的判断,这主要是基于“双循环”战略逐步落地的情况下,国家对汽车产业的鼓励政策不断加码,自主品牌正在加快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等情况做出的综合考量。

“年前,我所在的周边城市都出台了购买汽车予以3000-10000元不等的政府补贴,加上银行推出各种消费贷措施,汽车供应商推出各类以旧换新补贴途径等措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迭代升级的购买需求。”陈爱莲说,长远来看,汽车行业或将迎来新的黄金十年。

乐观审慎看待汽车市场发展

陈爱莲认为,今年全年,汽车行业有望继续实现正增长。但疫情、通胀、海外货币政策转向以及地缘局势升级是不争的事实,总体上中国还是要审慎乐观看待市场未来的发展。利好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稳增长相关政策,支撑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二是汽车行业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有望继续缓解;三是大部分车企业对2022年市场预期均设定了较高的全年生产目标,对于产销将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不利因素则包括:芯片短缺问题依然存在,且2021年一季度行业受芯片影响并不大,基数较高;国内散点疫情也增加了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商用车目前政策红利已基本消耗殆尽,叠加运输市场需求不足、运价偏低,未来一段时间商用车市场估计会处于调整期。

陈爱莲还表示,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减;各地都将其作为招商引资的首选,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新能源车企的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特别是自主品牌的技术越来越硬,汽车产品越来越丰富,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这些因素将继续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以特斯拉为首的外资/合资品牌在中国建厂的鲶鱼效应造成核心技术人才过于集中,新势力造车力量盲目跟风或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等,这些都将持续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陈爱莲说。

零部件企业要主动融入车企的发展战略中

近两年,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成为行业关注焦点。陈爱莲表示,零部件企业要主动作为,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整车企业,特别在产、学、研、用一体化方面,要与车企保持高度一致性,致力于对方的产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特别在性能提升和降本增效方面,放大协同效应,合力打造整零“利益共同体”。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取得越来越好的发展,零部件的海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陈爱莲看来,中国汽车行业在海外发展越来越好,是基于“双循环”战略的指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硬核实力的彰显。“零部件企业在海外发展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一是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二是要遵守海外企业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三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中外文化的融合。”陈爱莲说。

同时,在面对“双碳”压力时,零部件企业更需要主动融入整车企业、乃至国家的战略中去,推动汽车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陈爱莲介绍,一直以来,万丰始终致力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突破,专注镁合金、铝合金、碳纤维等轻量化,在新材料的应用上走在了行业前列,目的也是为了汽车减重,间接实现降低油耗、减少碳排放,以实际行动为“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鉴于镁合金在汽车行业应用不足等问题和其在汽车轻量化中所起的作用,陈爱莲建议要加快镁合金产业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构建镁合金轻量化标准体系,成立镁合金产业化推进联盟,加大对镁合金轻量化的科研投入力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