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门透露工作安排、车企大佬相互叫板,这场论坛火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瑞浦兰钧曹辉:最后比拼的是产品性价比的极致
既要又要还要,一个短板都不能有。
爱芯元智龚惠民:以差异化赢得市场竞争|专访
只有产生了独特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一些独特优势。
国科础石薛云志: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到了新拐点|专访
下一个十年的重点是推进智能化真正落地。
极海微电子曾豪:“技术领先才能构筑产品竞争力”|专访
抓住汽车芯片产业的弯道超车机会
行业价格战启示:有利润有研发才有竞争力
给产业留出合理的利润空间。
直面挑战 多家企业呼吁跨界打造智能汽车联合生态
构建生态也是应对新的挑战的需要。
万钢:以新能源汽车创新引领,加快向汽车强国迈进的步伐
下一步在考虑当前遍布各地的城市群示范的基础上,可以连通构建一个氢能走廊,形成综合化、规模化的示范工程。
工信部单忠德:开展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城市级示范应用
我们坚信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美好愿景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已经深入人心。
住建部秦海翔: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增加停车位、安装充电桩
我们希望多行业协同发力、跨界创新,一起为人民群众造好车、建好房,不断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商务部​盛秋平:研究推动优化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
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抓好新能源汽车流通消费、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等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再发声:鼓励支持中央企业开展高质量投资并购、专业化整合
凡是有利于把央企新能源汽车搞上去的政策与举措都要大胆探索。
国资委苟坪:凡是有利于把央企新能源汽车搞上去的政策与举措都要大胆探索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凡是有利于把央企新能源汽车搞上去的政策与举措我们都要大胆探索。
逐一反驳 欧阳明高回应新能源汽车6大质疑
电动化是西方陷阱、电动车不是新能源、火灾风险更高、电池回收污染、补能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回应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种种质疑
回应几个问题:关于发展战略问题、当前技术问题、未来前景问题。
长安王俊:将向全球的生态合作伙伴开放除了车控以外的服务化软件架构、操作系统和工具链
我们今年也想举办首届开发者大会,向全球的生态合作伙伴开放我们除了车控以外的服务化软件架构、操作系统和工具链。
比亚迪王传福: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新生事物在中国市场变革的速度和效率比国外要快。
吉利安聪慧:中国车企应在全球输出产品、品牌的基础上输出经验、技术和模式
电动汽车比传统燃油车少几千个零件,但多了十亿行代码。
蔚来李斌:加强行业合作,共同解决电池寿命问题
从现在开始到将来的8年,过去8年产了多少块电池,将来的8年就有多少台车的动力电池质保就要到期。
岚图汽车卢放:企业发展要遵守规律,不要急功近利|专访
短期的价格战没有意义。
小鹏汽车何小鹏:在未来18个月到36个月,高等级智能驾驶拐点会到来
智能汽车的核心拐点,其革命性会来自于智能化,而不仅仅是造型、成本、质量。
华为余承东:预计今年4月份之后,华为车BU能够扭亏为盈
我们和合作伙伴打造的高端车型的大卖能实现扭亏为盈。
百度王云鹏:要把智能驾驶做到用户用了之后就离不了
目前的智能驾驶确实还没有形成让用户购车的关键性要素,成本是一个方面,但另一个方面是没有能够做到让用户用了就离不了。
地平线余凯:做好操作系统一定要有“杀手”级的应用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从平台入手做平台都做不成,从应用入手做平台往往有大成。
阿里云李强:云计算是大模型的“胜负手”
一个好的基础大模型最核心的就是算力。
京东缪钦:未来新能源汽车会演变成超大电器,京东汽车将借鉴京东电器的成功经验,为品牌和客户提供服务
京东汽车业务就是买、配、养、用、换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的车主服务。
华为侯金龙:加速以超快充为主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3月1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国际论坛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了主题演讲。
大疆车载沈劭劼:智驾方案的关键是技术成熟度和功能实用性
大疆车载负责人沈劭劼向《中国汽车报》介绍了大疆车载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思考。
商汤科技王晓刚:端到端大模型正成为智驾路线的新趋势和新希望|专访
在大模型的时代充分发挥商汤优势。
固态电池是全球电池行业的下一个竞争热点
来自产学研各界的嘉宾和代表围绕固态电池的发展前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及如何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新质生产力助推高阶智驾落地
3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汽车新质生产力论坛上,来自行业的多位专家展开探讨。
大模型能为汽车产业做什么?
3月17日,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腾讯智慧出行负责人钟学丹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
加快建设车能融合产业生态
3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汽车与能源融合发展论坛上,来自行业的多位专家展开探讨。
中国汽车国内、国际市场两开花,迈上高质量发展台阶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背后是中国消费市场的活跃与增长。今天,中国汽车正在积极拥抱世界,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远方。